处暑日,聆听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人生独白。
8月23日下午,《十几岁》读书会第十三期在长沙市德思勤24小时书店举行,来自医疗界、教育界、餐饮界等领域的读者朋友们闻讯而来,与十几岁杂志社的编辑一起,共读眼科医生陶勇的《自造》。
(资料图)
陶勇自称为理想主义者。在这本书中,他以医者和普通人的双重视角,忠实地记录了这个时代的医患关系、医者思考和医学故事,分享医院之内和医院之外的人生感悟。
《十几岁》杂志执行主编、《十几岁》读书会会长黄珺认为,陶勇的理想主义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他的书写能引导人们获取生活的真相,进而获得直面人生的力量。
而这一点,正是《十几岁》读书会选择《自造》作为本期共读书目的原因。
在读书会现场,《自造》引起了湖南省脑科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杨栋和长沙市普瑞医院的主任医师、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刘伯强两位医生的共鸣,他们从陶勇的书写出发,回忆了各自从医路上的故事与思考。
而陶勇在书中提出的“自造”一词,在读者中引发了更激烈的探讨。
长沙县黄龙小学的校长杨灿、长沙市湘江新区奥克斯实验小学教师郭鸽、长沙市雅境中学教师陈鹏、长沙市南雅中学教师李璐琳、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桂花坪小学教师周梦依等五位中小学教师以教育人的视角,结合各自的成长经历及其所见到的少年成长故事,分享了“自造人生观”的内涵与多种路径。
《十几岁》读书会第十三期分享现场。
人始终处于自造的历程之中,十几岁杂志社副总经理、主编颜宇东认为,人生不断产生的困惑是自造的动力之一——
“最近的新闻说,陶勇又能够重新用他的双手,来给患者做手术了。这看似欣喜的事情,我猜测,他还必须面对新的自造:譬如,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那双手到底还有没有那样精细灵巧;譬如,这双手,还能不能进阶,在今后去面对更难做的手术……”
《十几岁》杂志副主编余娅将陶勇的“自造”之路理解为一个打碎与重塑自我的过程——
“陶勇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自造之路。即用科学的理性,人类的感性,以及超越人性的神性,去重塑你的灵魂。”
《十几岁》读书会第十三期分享现场。
当日的读书会持续了近4个小时。作为《十几岁》读书会的常客,长沙市育新第三小学校长桂阳玲带来了她的行政团队,并对读书会表达了她的由衷感谢——
“《十几岁》读书会呈现了美好的共读生态,它将爱读书的人聚拢起来,放大了书本的力量”。
据介绍,本期读书会有多项创新环节设置,如设置了读书会观察团,观察团成员可以不定期地对分享内容进行点评。
《十几岁》读书会首个观察团由《十几岁》杂志编辑李佳琪、苏麒元、刘秋香和《爱科学》杂志编辑唐梦莎组成。
本期读书会由《十几岁》杂志编辑金剑主持。
《十几岁》读书会第十三期观点摘录——
陈思思(《十几岁》杂志美术编辑):
《自造》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大意是说:如果你总怀着侥幸生活,一定会输得彻彻底底。这句话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每天醒来,上班,下班,带娃,每天最快乐的时间就是娃睡着了,把一天没刷的短视频刷到眼晕,然后继续睡觉,醒来,日复一日。其实,认真想想并没有在躺平中获得快感,反而经常觉得空虚。事实上,只有认真地行动才能打破空虚。
徐慧(《爱科学》杂志编辑):
陶勇在《自造》中写道:“多巴胺一增加,人就得到奖赏,想不开心都做不到。”然而,他也说多巴胺是个惹祸精,因为多巴胺不能没完没了地释放,奖赏结束之后,就该耐受了,下回得找更强烈的刺激。这么看来,纯粹的多巴胺主义似乎并不是什么好事。
我的理解是,想得到持续的快乐和动力,就发掘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在追求它的路上偶尔试着打破常规,迎接新挑战,像升级打怪一样不断精进。这样,每一次的成就都会得到多巴胺的奖励,直到自己变得专业、精通。
杨栋(湖南省脑科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在我的理解中,自造就是形成自己比较自主的人生观,即每个人应该成为他自己。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时时觉得自己的人生很被动,被家庭、学校、社会裹挟、塑造。我在接诊的时候,常常听患者讲述自己的身不由己,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青少年。
作为成人,我们应该反思,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而不是成人眼中的优秀孩子。我们应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优秀的辅助,而不是主导,鼓励孩子去尝试,而不是直接告知对错。
李璐琳(长沙市南雅中学教师):
自造,先要自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每个人都需要了解自己将要选择的路,找到自己的价值追求。自造,重在自省。正如朱熹所说,“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自造,源于自洽。自洽的人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坦然地接纳自己,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理性地看待人生的苦痛。自造,才能自适。因为这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周洁(《十几岁》杂志编辑):
《自造》给我带来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是,人与人之间真实的物理接触,远比线上接触更重要。
这些年,我逐渐开始意识到,无论是和谁,无论他在我的生命中参与或者闪现了哪一段路,那么,能见面就绝不网聊,能互相拍拍肩膀来个拥抱,就绝不在虚拟世界互相比心。因为,见人真的很重要,见到那些闪闪发光的优点、拥有瑕疵的性格缺点,感受到情绪的真实温度,真的很重要。
余娅(《十几岁》杂志副主编):
沉浸到身边的现实中去寻找、完善价值和接近真理,不迷信,不轻信,这是一种方法和途径,但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观点,而需要你去DIY。
我想,这种自造,其实是一种艰难的重塑。你对世界茫然无知,你用你的血肉之躯迎向它。血肉模糊之后,不幸者,变成这混乱世界的一部分;幸存者,重生之后仍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愿大家都有勇气,迎向人生的种种未知,都有幸运,留存一颗赤子之心。
陈鹏(长沙市雅境中学教师):
我的学生总是问我:老师,读书是为了什么呢?你看现在很多赚大钱的人学历也并不高,读书是不是没有意义了?
于是,我推荐他们去了解陶医生,去看这本《自造》。我想告诉他们,学习知识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让自己的生命丰盈,让自己的灵魂丰满,拥有自造人生的能力和能量,让自造的人生更华美多姿。
彭美琳(《十几岁》杂志编辑):
陶勇从江西一座小县城考入北大医学部,一路勤勤勉勉,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在自己的道路上稳步向前。他行医心怀善意,对患者百般考虑,尽自己所能把患者照顾好,却最终被患者所伤。
为什么我们的人生总是会逃离自己的掌控?坚持自造还有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陶勇始终坚信我们需要一个自己发掘出来的且长期适合自己的人生观。
刘伯强(长沙市普瑞医院主任医师、麻醉手术中心主任):
高考选专业的时候,我对计算机很感兴趣,但父亲坚持让我填报医学类专业。毕业后,我在医院麻醉科工作多年,却一直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直到我参与援非医疗项目,在那里,我开展疼痛医学治疗,为患者缓解病痛。在与他们的朝夕相处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回国后,我继续疼痛医学的研究与推广,至今,我乐在其中。
我想,这或许就是我的“自造”故事。
周梦依(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桂花坪小学教师):
陶勇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医学生涯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技”,技术、技能;第二个阶段是“艺”,即艺术;第三个阶段是“理”,指的是哲理、道理。
其间,他把学医过程中的所遇,和生活、读书等融合起来,逐渐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强大的、自洽的逻辑体系。这是他渡过劫难的底气,更是保持内心平和、充实的力量。
杨丽芳(《十几岁》杂志主编助理):
《自造》是一本阅读门槛不高的书,是一本事关生活写作的书,是个人生活书写的实践。它集医生知识、生活哲理、生物学心理学常识于一体。
陶勇的文字如同他的理科生背景一样,真实、淳朴、拙力。文中的真人真事,也提供了一个重新看待身体、自身、医学与世界的视角。书中还渗透着一种无处不在的侠者风范。我想,如果将陶勇放在章回体小说中,他一定是位侠医。
郭鸽(长沙市湘江新区奥克斯实验小学教师):
人有很多种方法满足精神追求,但陶勇认为,建立职业化信念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追求方式:不需要花额外的时间去维护,不用花高额的费用去经营,容易在工作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容易在其中获得持久的成就感。
于是,他以职业为“书”,以医学为信仰,用医学的窥镜看世间百态,辨人性善恶。
杨灿(长沙县黄龙小学校长):
陶勇在书中并没有提供自造人生观的标准路径,这条路之于每个人都应是独一无二的。事实上,成长就是一个自我锻造的过程,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自己专属的“神奇走廊”;走廊沿途有无限的风景,也有一地的鸡毛。要感知风景的美,享受创造的幸福,其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热爱光、追寻光、成为光、发散光!
白洁(《十几岁》杂志编辑):
陶勇对眼睛结构的介绍,让我想起大学第一次上摄影课时,我的摄影老师讲到摄影视觉是如何构成的,原来它们的原理是一样的。
我时常要为杂志拍摄照片,作为摄影者,要拍出好照片,不只要懂得摄影视觉的构成原理,还要懂得人与人的交际法则。就像陶勇医生为患者治疗眼部疾病,他面对的不仅是眼睛的结构,更是活生生的人。
颜宇东(十几岁杂志社副总经理、主编):
我们每个人,在我们的人生中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有些是整个时代让我们去必经的事情,有些是我们在单位、在家庭、在朋友圈当中经历的事情,有些是我们每一个个体按照自己的想法经历的事情。我们在大环境,也在小环境中闯荡或者挣扎,人生也还是算丰富的。
但是,我们因为有各种在大事或者小事上的困惑,于是需要不断自造,不断修行。
黄珺(《十几岁》杂志执行主编,《十几岁》读书会会长):
《自造》是一份贴地的生活哲学。人们说,医院里,才见人间的真实。真实,是生活哲学的基础。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社会、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拉扯,又是无尽的粗粝。
从粗粝中抬头,仍见生活的光,仍见人性的美好,仍愿永远帮助他人,这是自造。自造,其实就是坚守内心的秩序。无论外界如何,内心的秩序只有自己能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