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帕金森病(PD)的病理改变,目前国际公认的主要为两大点, 一个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丢失,另一个则是路易小体的形成。
PD的发病受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基因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且起病隐匿,又不具有特异性的客观检测指标。
关于PD的临床诊断标准,目前多参照英国帕金森病学会脑库,但它在PD的早期诊断中准确率仅为80%,使得PD的早期诊断成为一大治疗难题。
(相关资料图)
一、临床表现
在运动症状中,震颤多为首发,且其出现的概率高达近70%,常为静止性。静止性震颤常起于躯体的单侧上肢,并多于肢体开始进行活动时消失,再次出现时则到了肢体运动的终点。
另外,PD患者处于睡眠状态时常常不会表现出震颤症状。医生可在临床进行体格检查时感受到PD患者肌张力的变化, 其关节阻力在进行被动运动时增加,呈现齿轮样或是铅管样。
镜像运动与肌强直的运动表现相像,Espay等通过实验认为可能实现早期识别PD的一项有效性指标为镜像运动。
运动迟缓是PD诊断中必不可缺的一项,早期会表现出手部的精细动作出现障碍,随着疾病的发展,运动迟缓症状逐步全面加重, 到了晚期PD患者甚至难以完成起床、翻身等动作。
PD还有一个重要的临床特征为步态障碍,早期仅表现出上肢活动的幅度变小、行走时出现下肢的拖曳,逐渐发展就会出现冻结现象和前冲步态等。 PD的感觉障碍主要包括嗅觉和睡眠相关问题。
研究表明嗅觉减退在帕金森患者中的发生率是88.43%,且睡眠障碍困扰着近80%的帕金森病患。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影响全身的多个系统, 给PD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适,且出现于PD确诊之前时则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体重改变、胃肠功能障碍、直立位低血压、夜尿频多、性欲变化、出汗异常等等都是最为普遍且多发的症状。
二、PD相关因素及流行病学
自PD发现至今大约己有200年的历史,而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且普遍认为非单因素所致, 而是由多种因素交互影响,其中又可分为保护与风险因子。
1、年龄与性别
在全人群中,PD的患病率大概达到了0.3%,进一步具体到各个年龄,每5岁为一个节点,从60至85岁,年龄越大,其发病的可能性递增。根据国外的流行病学研究,PD对男性的影响约是对女性的两倍。
陈荣杰等通过回顾性分析,将纳入研究中的的1196位患者按照性别和年龄进行分析比较, 得出在女性约40岁绝经前,其发病的概率远低于男性,而在雌激素显著下降的40到59岁之间发病率突然上升。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女性终生累积的雌激素暴露量越高,其PD发生的风险就会越低。
且雌激素也被证明不仅对PD的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还可以缓解因左旋多巴而引起的运动障碍。
但由于雌激素会增加男性和女性患癌的风险,且会造成男性女性化的作用,因此不能推荐雌激素作为PD的治疗手段。
2、生活方式与环境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近年来咖啡与茶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所依赖的一部分。
咖啡和茶中都含有咖啡因,可能是通过拮抗腺苷A2A受体而实现对神经的保护功能,进一步增强多巴胺的神经传递。
近几十年来,60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吸烟与PD呈负相关,可降低其发病的风险和严重程度。
尽管大量研究报道了吸烟与PD的关系,但仍存在不少争议。所以为探讨二者关系,对54项流行病学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 发现现有吸烟者患帕PD的风险比不抽烟者低63% ,而曾经吸烟(已经戒烟)的风险比不抽者低41%,进一步表明了吸烟对PD的保护性。
多项研究表述,尼古丁对PD有神经保护作用,不仅可拮抗由谷氨酸、锰和铁等金属物质所诱导而产生的神经元性损伤,还包括抗氧化应激、抗蛋白聚集、抗细胞凋亡等等。
重金属类如锰,经研究表明,职业性的接触可能会提高患PD的风险性。 多项实验证明,铅和铁等金属同样有增加PD患病的可能,但仍缺乏具体试验证据。
3、遗传因素
在过去快近30年的研究中,PD的最大进展之一是对遗传学的理解。表现为典型孟德尔遗传的单基因型PD患者大约占到5-10%,但大多数PD病例仍是散发的。
PD发病因素繁多,虽然遗传因素并不在一众因素中占主导,但是基因易感性却有特别大的可能是PD的易感因素。与普通人群或对照组的受试者相比, 受影响患者的一级家庭成员患该疾病的风险会增加2至3倍。
三、发病机制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和进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繁杂,目前医疗界仍对其处于探索阶段,它的发生主要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的消耗。
总结归纳文献,可能影响PD发生的相关机制主要有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a-突触核蛋白调控异常、神经炎症、脑肠轴调控异常等。
多项研究表明,PD患者脑组织中存在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氧化大分子,而ROS的平衡失调会导致氧化应激,进而使得脑内累积了细胞毒性化合物,导致了蛋白酶的失效,脂质的过氧化等, 最终触发黑质细胞死亡而发病,使机体表现出震颤、肌张力改变等症状。
通过文献检索总结认为PD中氧化应激可能发生在多种机制中,与呼吸链复合物I的失效和某些PARK基因的变异相关。
细胞通过有氧代谢而释放能量,并促进腺苷三憐酸(ATP)的生成,线粒体既是反应发生的主要场地,又为此保证了大量的能量供应。
在德国的一项研究中,通过比较早期、晚期两个阶段的PD患者, 证明了线粒体功能障碍多发生在疾病的早期,是PD发病的一个中心而持久的现象。
在大脑中,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沟通以维持实质结构和功能,小胶质细胞就属于这类细胞。 小胶质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在神经系统中占比较大。
PD的发生与小胶质细胞相关,很有可能是因为其作为免疫介质,能够引发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在受到危险因素的催化被激活后,使活性氧和毒性细胞因子在黑质致密部发出,造成神经元的损伤。
随着PD病因学的发展,逐渐认识到肠道功能障碍也可能影响到PD的发生。 迷走神经沟通人体的大脑和微生物群,将肠道内的信息传入神经系统中。
郭冰冰等总结国外的实验,在肠道中没有菌群的小鼠体中植入PD患者的菌群,使得小鼠出现了PD样变化。
一系列实验证明了PD的发生与肠道菌群息息相关,肠道菌群的变化会激活小胶质细胞在内的免疫细胞,放出炎性因子,诱发了机体的炎症反应。
除上述发病机制外,还有基因突变、细胞凋亡、铁代谢异常、钙稳态失衡等等。尽管有大量证据表明这些机制与PD发病有关,但它们在该疾病病因学中的确切作用仍存在争议,应该谨慎探讨。
四、治疗方式
为了应对PD患者的各种运动和非运动症状,一般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措施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千预、心理调节、运动疗法、中医康复等。1、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仍然占据首要地位,倡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剂量滴定”为基本的原则,尽量做到通过小剂量的药物而达成较满意的疗效,但同时也需要注重个体化原则,不可一裒而论。
因为PD尚没有治愈的方法,所以其治疗只是症状性的,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其原理多是基于纠正多巴胺与乙酰胆碱这两大递质系统的失衡,目的多为增加DA的浓度或对DA受体进行直接的刺激。
虽然不同机制的新型治疗药物不断涌现,但是在临床用于PD患者的常用药仍只有复方左旋多巴、DA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金刚烷胺、MAO-B抑制剂、COMT抑制剂这六大类。
在这些药物中 ,左旋多巴的应用是PD治疗史上的一个重要标杆。 因为一旦被确诊为PD,就意味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是以左旋多巴为主的药物进行治疗。
左旋多巴是多巴胺的合成前体,它发挥作用的机制是先经主动转运脱羧后,使产生的多巴胺通过血脑屏障进入PD患者的脑内。
然而,使用左旋多巴在度过约5年的短暂“蜜月期”后,不仅药效开始下降,还会出现睡眠障碍、脚部痉挛,肌张力异常等不良反应,最后开关现象、剂末现象严重,无法实现长期有效的控制病情。
抗胆碱能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胆碱能的神经活动而达到平衡多巴胺和胆碱能两大系统的作用, 其治疗震颤效果较好,但是有发生认知损害,甚至痴呆的可能。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通过刺激多巴胺受体而改善PD的症状,但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价格昂贵且易引起白天过度嗜睡,这给患者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2、非药物治疗
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另外还有手术、基因及干细胞治疗等多种方式。 手术治疗方式临床多用深部脑刺激术,方法是将电极植入人体大脑中,将其与神经刺激器相连接,并通过电刺激有关核团。
但手术多只能改善运动症状,且适应范围局限、价格不菲、术后有可能会仍无法脱离药物。
基因治疗通过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相关脑区,对PD的作用有可能与平衡神经递质和延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相关,但目前临床样本量较少,仍需进一步研究以发挥更好的疗效。
干细胞移植手段尚处于试验阶段,安全性无法确定,且有的干细胞诸如胚胎干细胞现阶段在社会层面还具有较大的伦理性争议。
结语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进程,PD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庞大,且患者均需终身服药,给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心理及经济负担,也造成了重大的社会负担。
在当前的临床治疗中,PD无法被治愈,因此改善症状、延缓进展成为大多数患者的诉求与目标,也是众多医家不断探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