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竞争 > 核心业务不振,亚辉龙净利同比下降78.74%,化学发光业务能否撑起大局?
核心业务不振,亚辉龙净利同比下降78.74%,化学发光业务能否撑起大局?

时间:2023-08-20 02:54:45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郭怡琳 于娜 北京报道

8月17日晚间,体外诊断龙头企业亚辉龙发布2023年中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及每股收益等财务数据同比均出现大幅下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事实上,回顾新冠疫情三年,亚辉龙业绩一度增长迅猛。此前一年中,2022年度归母净利润10.12亿元,同比增长394.46%。而此次中报披露,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5亿元,同比下降188.2%。对此,亚辉龙表示,主要系大部分新冠业务已于2022年底预收款项所致。

为何仅短短半年时间,业绩出现断崖下滑。对于上述业绩变动,亚辉龙方面归咎于受报告期内市场需求影响。而上述业绩大幅下滑背后,将会对亚辉龙带来哪些影响?未来亚辉龙在业绩上有何新的增长点?为此,当日傍晚,《华夏时报》记者致亚辉龙方面,截至发稿前电话未被接听。

对此,头豹研究院医疗行业高级分析师孙榕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表示,“上述情况是新冠IVD概念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随着防控进入新阶段,资本热度和社会驱动力及新规则不断影响市场。因疫情发展的不可预见性、市场需求变化、市场竞争环境变化,业绩走势出现不确定性。”

净利下降78.74%

天眼查显示,亚辉龙是体外诊断产品提供商,主营业务为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为主的体外诊断仪器及配套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部分非自产医疗器械产品的代理销售业务。

中报披露,报告期内,亚辉龙实现营业收入10.75亿元同比下降54%;实现净利润1.41亿元,同比下降78.74%。其中,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15亿元,同比下降57.0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6029.46万元,同比下降60.9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497.53万元,同比下降55.12%。

从具体板块来看,亚辉龙的新冠业务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80.94%。同时,其新冠业务毛利率大幅下滑也拖累了整体毛利率,从去年同期55.99%下降至现在的49.36%。此外,非新冠业务营业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40.60%,毛利率为68.24%,基本与去年持平。

但回溯亚辉龙2022年报,依靠新冠红利其总体业绩在这一年经历了大幅增长。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9.81亿元,同比增长237.95%;归母净利润10.12亿元,同比增长394.46%。其中,国内非新冠自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94亿元,同比增长27.07%;海外非新冠自产业务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19.66%。

而对于上述业绩变动,亚辉龙解释称,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系新冠抗原产品市场变化,销售大幅减少所致。与此同时,营业收入下降,进一步导致利润出现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中报披露,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5亿元,同比下降188.2%。对此,亚辉龙称,大部分新冠业务已于2022年底预收款项所致。据悉,亚辉龙的新冠抗原业务主要是采取先预收部分款项再发货的形式。而亚辉龙的合同负债从上年期末的5.26亿元下降至现在的1.79亿元。

这意味着,亚辉龙很难再从新冠相关业务盈利。因此,自2023年上半年,便削减了与新冠抗原检测相关的销售费用。据中报披露,其销售费用从去年同期的3.5亿元降至现在的1.73亿元,同比下降50.57%。其中,销售费用的职工薪酬从1.09亿元下降至6927.76万元,应付职工薪酬也从上年期末的1.16亿元减少至现在的5406.33万元。

此外,亚辉龙还将研发员工薪酬压缩27%。具体来看,从去年同期的1.28亿元增至现在的1.37亿元,且招募了更多研发人员,但其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却从上年同期数16.81万元降至现在的12.24万元。

市场份额难撑大局

对于亚辉龙而言,新冠抗原检测业务红利无法继续。因此,公司正逐步将业务重心回归化学发光业务。2023年中报披露,亚辉龙主业自产化学发光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53.86%。化学发光试剂业务毛利率为82.11%。

记者了解到,化学发光是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的细分领域之一。其属于免疫诊断范畴,临床上的体外诊断产品一般由仪器和试剂构成。进而,根据仪器是否强制搭配原生产厂商的试剂检测,分为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其中,化学发光产品属于具备封闭式系统的类别,其仪器和试剂之间具备独特的匹配性。

据国联证劵,2022年国内化学发光市场规模有望接近400亿元。2016年至2021年行业复合增速为18.95%。随着国内外疫情缓和,常规检测需求逐步恢复。但事实上,化学发光产品如果投放医院,通过仪器入院数量支撑试剂上量和持续盈利。其依托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数量增加,测试速度提升,试剂装载量增大,实现营收增长。

在此背景下,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至关重要,但化学发光赛道竞争激烈。据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化学发光注册证大约7600张,现存309家有化学发光业务的IVD企业,并呈现“4+5+N”的市场格局。

具体来看,国内化学发光格局包括:外资份额228亿元和国产份额72亿元。其中,罗氏诊断大约占35%、雅培大约占28%、贝克曼大约占7%、西门子医疗大约占6%。而在国产品牌中,迈瑞约占6%居首,新产业和安图位列第二梯队,亚辉龙及迈克等其他品牌同属第三梯队。

而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则认为,目前在技术平台维度,各主流的化学发光产品暂时不存在技术之间的相互替代。这意味着,市场占有率拼的是销售差异化与实际执行能力。随着新冠红利退去,亚辉龙能否在化学发光赛道迎来新的增长呢?

编辑:颜源 主编:陈岩鹏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